在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面世之際,曾在語言翻譯服務圈引發極大震動。有人稱,生成式AI 的出現會讓翻譯失業。就本人的實踐經驗而言,上面的論斷還為時過早。

  誠然,與人工翻譯相比,AI大語言模型具有響應迅速,可持續高效運轉不會疲勞的優點;與機器引擎翻譯相比,AI大語言模型能感知上下文環境、分析語義、處理長句子,其生成的譯文更加流暢自然。此外,AI大模型還可以通過自我學習不斷改進。這些優點使得AI大模型在處理一些低難度的翻譯任務,如一般口語對話、簡單文書方面表現出色。然而,面對專業的文檔,在無人工干預的情況下,AI大語言模型尚無法輸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首先,AI大語言模型固有的“犯錯機制”,使得其無法實現翻譯最基本的要求——準確。眾所周知,AI大語言模型存在幻覺(Hallucination)問題,即人們通常所說的AI胡說八道。這些胡編亂造的內容,往往看似一本正經,具有高度迷惑性,若缺少人工驗證,會折損譯文的準確性。

  另外,正如搜索引擎存在污染問題一樣,AI大語言模型也面臨信息污染問題。大語言模型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訓練數據的質量。若AI生成的虛假內容“回流”到互聯網,成為模型訓練的新數據,如此往復循環,會使AI的輸出質量大幅下降。當然,通過私有化部署AI,進行定制化訓練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但終究無法一勞永逸解決所有問題。

  其次,AI 翻譯工具無法提供深入的特定行業經驗。比如,筆者在工作中遇到一個體育方面的術語target archery,不知道對應的中文是什么便去問DeepSeek。

  

 

  DeepSeek 給出的答案頭頭是道,還提及奧運會,貌似很可信。然而,出于職業譯員的謹慎,筆者還是去查詢了其他資料進行驗證。在《全國射箭運動隊英語手冊》中,筆者發現target archery的譯法是“射準射箭”。

  

 

  然后,筆者又去國家體總官網查詢,發現體總在其官網上這樣介紹射箭項目:

  目前,國際射箭聯合會(WA)規定的正式比賽類別有:室外射箭、室內射箭、野外射箭、殘疾人射箭、越野射箭、地靶射箭、射遠射箭、滑雪射箭和3D射箭等。其中室外、室內和殘疾人射箭都屬于射準射箭,是國際箭聯開展的主要項目。

  

 

(圖源官方)

  至此,我們可知,target archery這個體育項目的官方名稱是“射準射箭”,而不是AI提供的“射箭”或“靶箭”。

  再次,文字是有溫度的。相信使用過的AI大語言模型的小伙伴都有這種感覺,AI生成的內容往往堆滿了華麗的辭藻,卻空洞生硬。這一點在翻譯文化傳播類的文檔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比如下面這句話:

  浙江文明曙光,深入鴻蒙,直追遠古,遠在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在這里安家落戶,當曾經熊熊燃燒的山洞篝火漸漸熄滅,新石器時代的爐火開始點燃,燒制出了上山文化的夾炭陶器。

  我們嘗試直接用AI進行翻譯,ChatGPT和DeepSeek生成的譯文如下:

  V1:ChatGPT

  In Zhejiang’s primordial mists, civilization’s first glimmers emerged eons before recorded history. A million winters past, our Paleolithic forebears kindled hearths in cavernous dwellings, their fading embers giving way to Neolithic furnaces that birthed Shangshan Culture’s carbon-strengthened ceramics.

  V2:DeepSeek

  Zhejiang’s dawn of civilization stretches back to the mists of antiquity. As early as a million years agoduring the Paleolithic Age, humans had already settled in these lands. When cave fires of ancient hunter-gatherers dimmed, the flickering hearths of the Neolithic Age illuminated Shangshan Culture’s charcoal-tempered pottery.

  分析上面的文字可發現原文富有詩意和張力,但也存在一些邏輯上的漏洞。

  詞匯層面

  從詞匯層面,首先,鴻蒙是一個中國文化特有的概念,指中國神話傳說的遠古時代,V1版本將其翻譯成primordial mists(遠古的迷霧)完全失去中文的韻味,V2將其翻譯為mists of antiquity,antiquity 這個詞的出現有了那么點遠古的感覺,但疊加mists后給人的感覺是“迷霧重重”,而不是時間上的久遠。其次,“深入鴻蒙,直追遠古”都是強調時間久遠,語義上是重疊的,只翻譯其一即可。

  修辭層面

  從修辭層面,山洞篝火與爐火意象的疊加是一個文明演進的視覺隱喻,“熄滅”“點燃”象征著新舊石器時代的交替以及人類文明的進步。兩版AI譯文所使用的詞匯“kindled、fading”“dimmed、illuminated”,都只是機械地描述這個物理過程,未能體現其象征意義,讀起來干巴巴的且缺乏內在的連貫。

  語篇段落層面

  從語篇段落層面,原文的核心思想是突出浙江在中華文明發展史的重要地位,因此英文表達的重心也應落在Zhejiang或者這片土地上的人(因為文明是人創造的)。

  V1版本共包含兩個句子,第一個以civilization’s first glimmers作主語,顯然沒有找對主語。第二個句子的主語是our Paleolithic forebears,雖然是人,但沒有突出強調是浙江這片土地上的人,無法在人與地之間建立聯系,導致行文內在缺乏連貫性。V2版本共包含三個句子,第一句以dawn of civilization作為主語,與V1存在同樣的問題。第二句以humans作主語,同時強調these lands,單看這句話翻譯得不錯。第三句的主語是flickering hearths,顯然又是沒選對主語。因此,無論是V1版本還是V2版本都存在表達失焦的問題。

  邏輯層面

  從邏輯層面,原文“浙江文明”這個表述也并不恰當,因為從歷史學與考古學角度來講,盡管浙江這片土地在歷史長河中孕育了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并作為中華文明的核心區域之一持續發展,但從未脫離中華文明母體形成獨立的文明體系。兩款AI模型都沒有識別原文這一問題,因此需要人類譯員在翻譯時予以修正。

  另外,原文“夾炭陶器”這個專業術語,兩個AI模型的翻譯結果完全不同,也需要進一步驗證。V1將其翻譯為carbon-strengthened ceramics,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陶器的英文是pottery,ceramics則是瓷器。V2將其翻譯為charcoal-tempered pottery,看起來相對靠譜一些。筆者在大英百科全書新石器時代文明詞條下查詢到該術語用的是charcoal-tempered black pottery。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的翻譯如下

  V3:筆者的翻譯

  Zhejiang, nestled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basin of southeastern China, stands as one of the cradl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its history stretching back to remote antiquity. As early as one million years ago during the Paleolithic Age, humans had established their presence on this land. Here, our ancestors first tamed the dancing flames of fire.As time progressed to the Neolithic Age, these early inhabitants evolved from mere fire-keepers who used fire for warmth in primitive caves to skilled artisans who mastered the art of pottery-making. This revolutionary journey gave birth to the remarkable Shangshan Culture characterized by charcoal-temperedblack pottery.

  在V3版本中,首先,筆者用Zhejiangstands as one of the cradl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浙江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來代替原文的“浙江文明”,使表達從邏輯上站得住腳。同時考慮到后文出現的“江南”“東吳”等歷史文化概念,筆者還在第一句進行了增譯nestled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basin of southeastern China(位于中國東南長江下游),通過這一增補性描述,為后文引出“江南、東吳”奠定邏輯基礎,否則對不了解中國歷史及浙江地理位置的英文讀者來說,從浙江跳躍到“東吳、江南”就顯得很突兀。

  其次,筆者將原文的“深入鴻蒙,直追遠古”合并翻譯為remote antiquity。remote 和antiquity 是西人形容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常用的詞匯,比如,19世紀的法國傳教士古伯察(Abbé Régis-Evariste Huc)就曾有過類似表達:Chinese civilization originates in an antiquity so remote that we vainly endeavor to discover its commencement。再次,在翻譯“當曾經熊熊燃燒的山洞篝火漸漸熄滅,新石器時代的爐火開始點燃”時,筆者選擇舍棄其字面翻譯,突出其象征意義,通過“progress、evolve”兩個詞匯彰顯新舊石器時代的交替以及文明的進步,使表達具有動態感。

  綜上,在專業翻譯領域,AI與人類譯員并不是取代與被取代的關系,二者唯有相互配合,發揮各自優勢,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以下為本文相關的參考性鏈接:

  國家體育總局官網:

  https://www.sport.gov.cn/n4/n23367606/n23367859/c23601290/content.html

  大英百科全書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Hemudu